经济学考研人的知识宝库
专注经济学考研
12年岭南学院备考建议
发起人:chaoyuemengxiang  回复数:0  浏览数:1256  最后更新:2013/1/30 14:42:08 by chaoyuemengxiang

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:
2013/1/30 14:42:10
chaoyuemengxiang





角  色:管理员
发 帖 数:378
注册时间:2013/1/18
12年岭南学院备考建议
我想先说几点总体上的东西。

首先,每个考研的人可能都需要考虑清楚:为什么要考研?目的是什么,代价如何,收益如何?这确实很重要,目的弄清楚,才能定下选学校选专业的策略。比如说我自己,我考研的目的是:一,上一流的大学的研究生,以使自己的履历能有巨大的提升;二,考回广东,为以后工作做些铺垫;三,通过考研,在一定范围内转变专业方向。根据这三点,才选择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。我是这样考虑的:从备考算起到研究生毕业,总共要花费我们34年的时间,机会成本太高了。因此,既然要考,那就一定全身心投入,且报考在自己能力可能达到的范围内最好的院校,能上最好,耗费的两三年时间很快就能追回来;若上不了就算了,也不去普通学校浪费大好青春。

这是基于我的情况所做的策略。另一种情况可能需要相反的策略。如我的一个哥们,他姑父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为官,他进总参,只缺一个硕士文凭。所以他选择避开热门高校,而选择考中科院的信息研究所,后来他英语差一分没上,现在调剂到山西大学(非211),但他也接受,因为他只要一个文凭。

因此,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对以后的规划来确定策略。最关键的是,找到了解信息的学姐或学长,弄清楚前几年到今年大概是个什么情况。把握好信息才不会导致最后悲剧。注意一下大小年。另一方面,89月份左右出新的大纲,10月份报名,11月现场确认(可在现读城市进行)第二年1月考试(也可在现读城市进行)。这些重要的时间点要注意,别出岔子。

其次,选好学校后,就要努力了。总体是先松后紧,越来越紧。松是相对,除非确实是智商比较高或运气好,否则,那些非全身心投入的人基本是考不上的。我是这样的:9月份之前:每周五天,每天7小时左右。9月到11月:每周六天,每天9小时。11月份开始,心静下来,也可能开始紧张吧,终于进入了状态,每天学的时间长,效率高,而且不觉得烦。当然,劳逸结合是必要的,特别是前中期,我们会偶尔一起去跑步,吃大餐,看部电影等等。另外,自习的地方既要安静,冬暖夏凉,也要有有趣一面,起码不要是那种待了时间一长会让自己看到就烦的地方。除了时间的投入外,计划和方法格外重要。每个月的计划、每天要做完的事情、自己的长处和短板、先主要复试哪门课的哪些模块,要做到心里有数,避免拿起书乱看一通。

另一方面,由于备考周期较长且考查的知识点过于庞杂,因此我们十分需要记笔记,包括各科目的基础知识点总汇,错题集,生词本等。说到笔记值得一提的是,若是考试科目的参考书是经典教材的话,往往在网上就有前辈整理好的笔记和相关的配套习题,别忘了这些珍贵的资源。当然,就算如此,还是需要自己动手做笔记,原因嘛,地球人都知道。最后,我们还需要认真研究往年真题,特别是专业课。真题有些在他们校网上就有,有些网上有,有些他们研究生院有卖,总之,想尽一切办法拿到真题,开始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浏览一遍,已明确考试出题方向进而确定复试思路。之后,真题还需多做几遍,多琢磨。

找研友的话,要找那种能够坚持的同学,因为,如果有研友放弃的话,自己也会受影响。10月到11月其他同学找工作,肯定会有影响。当然,如果有好的单位,又不用花太多时间去面试什么的,也可以先签着。不过,我们班考上外校的三个人都没先签。不管怎样,还是争取快点找工作的干扰,静下心继续备考,别耽误太多时间。

接下来,小小分享一下政治的心得。一般从910月开始看,之前想看也行,但别花太多时间。到12月这个月,则每天一小半的时间都给政治。

政治考五门课,分别是:马哲,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(简称毛中特),中国近代史,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形势与政策。内容很多,看课本是不实际的,我们基本都是直接看《任汝芬序列一》这本书,既包括前四门课的所有知识点。看到时候要划重点,因为,这本书我们至少要看4次。至于笔记,若都详细做的话也不实际,因为知识点实在太多,又都是文字性的东西,况且序列一本身就相当于一本笔记。因此,我的建议是政治要以书本(序列一)为主,多看几遍书,一定做到全盘熟悉,而只做局部笔记。

哲学做框架图,因为哲学要求理解,且要求找出现象所对应的是哪些个哲学理论。框架图恰能帮我们直观的看到每章有哪些块,每块又有哪些点。

毛中特需要做一张表,包括毛泽东思想,邓小平理论,江泽民三个代表,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各自的发展背景,过程,内容,作用意义,地位等。

近代史需要做一根时间轴,由几个关键的时点划分n段不同的历史时期,包括:鸦片战争时期--太平天国时期--洋务运动时期--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--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--社会主义革命时期--改革开放至今等,以理清历史脉络。除此以外还需记好各种历史事件,文件的地位。

思修法律的重点和条理很清晰,笔记很好做,不再赘述。

形势与政策:主要包括国内外时事和国际政治。到11月再开始看,到时你就知道了。有一点值得一提:时事不像中考,高考有官方版本,只要背了就能拿满分。考研只规定考查的时事的时间段(你们好像是从20101031日到20111031日),而不会出一本小册子让我们背,所以我们看到的小册子都是民间版本的,有可能有遗漏。因为时事考且仅考两个多选题,我的办法是:不肯定的话,就都全选。结果我们那年的答案还真是这样。

参考书:除了《任汝芬序列一》作为课本之外,我有买陈先奎的2000题,看第一遍《任汝芬序列一》的时候配合着做,一开始只做选择题,大题不看。但我发现,它是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,出题思路和真题差太远,而题量又实在太大,所以做到一半就没做了。不过,到12月,我有看它的大题,不真做:先直接看答案,琢磨答大题的思路,觉得有所悟之后就看题想大题思路,再对比答案,再琢磨。此外,就是研究真题,也是在12月左右,也是先做选择题,对答案,这时一定琢磨为什么错,出题人的思路等。一般题干的限制性或含语气、情感的词语要特别主要,它暗示了答案。真题的大题,更要学习它们的答题思路和范式。

启航的模拟卷质量很高,出题思路靠近真题,建议买并认真做。

英语的话,基础不好的同学要格外重视,有些人越是短板越是逃避,这样往往会付出代价的。我们这届管科就有一哥们(他这么惨还被拿来做反面教材,于心不忍啊),他总分将近400,但英语59,没有过中大管理学的英语单科线60,于是连复试的资格都没有。我英语74分,虽说一般,但也够了。具体来说:第一,单词要过关。方法:每次多背快背,不在一个词上面停留太长时间,不要求一定会拼,只要会认。高频率重复背之前背过的:我基本每天背的时候先复习前一天背的新词,每4天又把背过的又看一次,每半个月又如此。背熟之后,偶尔翻翻保持记忆。第二:阅读。推荐参考书:《英语阅读200篇》(2012版) 人民大学出版社。这本东东无论是难度,出题思路都接近真题。刚开始练可以用另一本稍简单的,中期时(单词也背的比较熟了)再用这本主要练。写作:11月末再开始搞吧。

总的来说:管理学是:背加真题,管理经济学是:课后题加真题。

我当时的复习计划:《管理学》早在2月份就看了一遍,觉得挺简单的。《管理经济学》5月份过了一遍,觉得:恩,虽然掌握还不够透彻,但心里有底了。之后就放着了,主要看数学英语:暑假把《管理学》的框架图做出来,10月份开始看重新看《管理经济学》,11月份背[size=10.5pt]罗宾斯《管理学》识记要点归纳[size=10.5pt],之后基本处于滚动状态。[size=10.5pt]
《管理学》部分:大纲基本涵盖了整本书,所以都要认真看。

再强调一次,详:那份[size=10.5pt]罗宾斯《管理学》识记要点归纳,略:自己做框架图。详略结合,十分重要。这两份笔记,我边看边背起码有4次,考试的那个下午的中午又赶紧扫了一遍。于是:除了我实在没见过的概念,没什么能难住我的。
还有一个问题:怎么在书中找到与案例的实际问题相对应的知识点?换句话说:这个现象与课本的哪些知识点相联系?这时框架图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,框架图让我们清楚的知道有哪些章节,章节又包含哪些知识点,于是我们很容易分解一个现实问题成一个或几个小问题,每一个小问题对应着一个知识点。找到知识点后,由于背了[size=10.5pt]罗宾斯《管理学》识记要点归纳
[size=10.5pt],知识点的内容信手拈来。这样答题,就不是胡乱堆字数了,分数才能上去。
关于课后题:《管理学》的课后题,可以再第一边看瞄两眼,看看自己对这一章的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。其他时候,不用管它。事实上,课本我就看了两遍,后来都是看笔记。有问题才翻书。
关于教材的版本问题:每年确实有些内容是不在《管理学》第四版书里面的,如我们这一年:“工作参与”——第一个名字解释,就把我难住了,第四版没有,可能出自新版本。我建议以第四版为主,然后翻翻最新版的新增内容。
大纲里面有个管理理论前沿:我用的是两个资料。一是,岭院的一个讲管理理论前沿的课件,陈宏辉老师的,网上能搜到。还有一本书《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》,相当于现代管理学史。上些无聊课程的时候可以翻翻。
《管理经济学》部分:大纲没有提到的章节,留个印象就可以了。

先认真的过一遍,课后题太重要的,每题认真做(微分部分有些实在不会就算了),而且每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,要在旁边注明。课后题的答案嘛,网上不好找。因为我用的是师姐的书,上面有师姐做的答案,我做完对一对,有时我错,有时她错。有个别题,我们都错了,我改了好几遍,每次都以为这次对了,最后才发现之前的都不对。课后题,做完最好还是想办法对一对,你们考管科得可以建个qun,大家一起对答案,一起分享,总之想办法确认自己的解法是对的。别以为做完了,就万事大吉。

过了第一遍之后,就把真题拿来看看,就知道重点考哪些,考到什么程度了。真题的管理经济学部分,有个别题是不会的。我那时问学姐,她也不会。我就没管了,结果,就真又重复考了其中一个题,15分,空着........那时我就对自己说:你活该!所以,真题里的每个题都要搞懂,想方设法:网上查,问本校的老师,问中大的老师或学长学姐。总之,搞定它。管理经济学感觉搞定课本就差不多了。不太需要其他教材。我也有一本“配套”的学习指导,原来以为终于有课后答案,后来发现其实不配套。也就翻了翻,看看图。

管理经济学我总共过了三遍。拿着学姐的笔记复印版,自己添了些图。反正每次看,还是主要看课本(当然有重点的看),然后再做一遍课后题。就这样,三遍。

管理经济学也不是全是计算题,也有一个分析题。所以,重点概念和特点,也要背。

最后,几点说明:

初试重要还是复试重要?

答:初试重要,不仅关乎复试资格,而且复试时的面试顺序是按初试成绩排的,老师是这样的:看看前面的人有没有特别差的,再看看后面的后没有特别优秀的,有(也是个别)则调换一下,反正基本按初试成绩。这种规律是因为我们管科招的人多,那些招一两个人的专业不符合此规律。

中大会看不起一般学校的考生吗?

答:不会。但如果你初试成绩靠后,想上位,那你的本科学校,甚至中学学校,大学科研情况,甚至家庭收入情况就很重要了。

中大复试笔试会有内情吗?有关系能拿到试题吗?它会办培训班吗?

答:感觉不太可能,反正我没听过。复试笔试还真不太重要。也没听说有办培训班。因此,先把初试成绩考得高高的再说。

上岭院还有没其他路子?

答:有。如果自己本科学较好。最好985,最差211,而自己成绩很好,能拿到保送外校的资格,符合以上条件者。一、可以尝试直接报送岭院。毕竟每年报送名额挺多的。特别是金融专硕。二、还听说有那种夏令营,说是有些作用。我也不太清楚。